Skip to content ↓

Louis 加拿大UWC 畢業年度2025

24 April 2024

在加拿大UWC就讀的Louis Lee在第一學期結束後所抒發的所見所聞與反思。

-

「『什麼是成功?我想要什麼?我認同的東西是有理有據的嗎?』在來到Pearson,與許多人對話後,這些問題就在我的腦袋裡揮之不去。」

-

文中探討著Louis自己對於UWC Pearson校園風氣的探討、自我價值的審視、與嘗試著實現UWC的價值,塑造出自己的UWC旅途。

 

【UWC理想,真的能夠實現?】UWC Term 1 Reflection

這篇文章主要會反思在UWC Pearson College第一學期的所見所聞,探討校園生活中那應該被討論,卻被每天匆忙生活給吞噬的一面。(圖片跟各個小節沒什麼關係。)

學校臨海,空氣中多了一絲海的氣味,也多了一份寧靜。

 

“Our mission is to foster an anti-racist, diverse, inclusive, accessible, and equitable community where all our members are supported to reach their full potential.” —Pearson College UWC

 

多元?

 

「Pearson校園提倡多元文化和對多元族群的包容」,我在入學第一周被反覆的這樣提醒著,「希望同學們別形成自己的小圈子,多容納各種不同種族、性別、國籍的人」老師如是說。開學的前幾周,大家似乎是聽了進去,想要找任何人講話都非常容易,不會感到特別的排斥感。

 

但這樣的景象維持不久,取代而之的是各個明顯的小團體,在食堂時尤其明顯。我不屬於任何一個小圈子,我只是在一旁觀察著,或許和我自己有些孤僻和不喜受拘束的性格有關。團體的分別明顯是以文化區分,西方文化、東亞、中南非、拉丁等,各種不同的圈子。我是能夠理解的,文化影響了個體的價值觀,而與價值觀相近的人談話總是要輕鬆一點,能聊的事情也比較多,在課業壓力、課外活動多樣的情況下,開學時營造出來的氛圍,似乎也煙消雲散。到了這個時候,想要融入特別一個族群,就顯得有些困難了。

 

UWC Value在這個方面,彷彿變成了一種掛在嘴邊的理想。雖然確實一個圈子裡有不同的人種,不同的國籍,但這就是多元嗎?表面上看來是非常多元的,但卻與我心中的多元相差甚遠。多元應包容價值、文化上的不同,理解並尊重彼此的意見,但在這裡,比較多的是同溫層吧。

自由派?

以我的觀察,Pearson校園是個充滿了各式各樣liberal的地方,老師在課堂上開川普的玩笑無傷大雅。我知道UWC本身的價值就偏自由派,所以我並不訝異這邊聚集了許多擁有自由派價值的人。

 

讓我訝異的是他們對於保守意見的包容程度。當他們本身的價值受到質疑,最常看到的反應是驚訝與不解。我非常喜歡在對話時挖根究底的詢問對方信仰(無關宗教性質)背後的理由與原因,但在過程中卻發現得到的回應有些空泛,甚至被懷疑我是否反對UWC Value。例如,為什麼我們應該保存弱勢文化?在問問題時,我並非保持著一種否定此特定價值的心態,而是單純想了解他們如此認為背後的脈絡。但我被投以的是難以置信的眼光,即使我解釋我並沒有反對或支持的想法。而因此我逐漸發現,來這邊的人,並不是每個都了解他們為什麼支持UWC mission,為什麼自己所支持的思想應該受到支持。

 

UWC Day 與多明尼加、不丹的朋友們互換彼此國旗合照

 

西方文化的強勢

雖然各個文化都有自己的節日,但在Pearson,西方文化的節日通常受到較廣泛,且校園性的慶祝(如食堂提供特殊晚餐、宿舍有萬聖節或聖誕節裝扮等)。我可以理解可能在校園裡,慶祝節日如聖誕節、萬聖節、感恩節的人口較多,所以慶祝的規模較盛大,但校方參與並支持慶祝,我就無法苟同。

 

例如,感恩節,是在慶祝當初「發現」美洲大陸的歐裔移民者受到當地原住民族款待,但對原住民族來說,這無異是在慶祝侵略者的入侵行為。在以原住民語SENĆOŦEN作為宿舍名稱,且強調轉型正義的Pearson校園裡,這樣的慶祝是相當去脈絡化且矛盾的。

 

再者,在聖誕節時,各個宿舍有自己的交換禮物活動,但卻沒被清楚告知能否選擇參加或不參加,導致參與後的許多困擾與不解。我能夠理解並接受聖誕節被慶祝,但並不認同被被動強迫參加是體驗文化的唯一途徑。西方文化的強勢在各種節日時顯得特別明顯,對校方所強調的inclusiveness,也有些諷刺。

 

House Olympic,由五個不同宿舍參加,獲勝的宿舍會獲得大獎盃。

 

 

以上三個小節是對整個環境的感想,接下來是對我個人的反思。我希望上面的文字並沒有讓你對整個UWC產生不好的印象,一個校園是不足以代表其他校園的特徵的。況且,我也只挑印象深刻的議題出來討論,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有很多值得開心或紀念的時刻,但這不會是文章的重點,故省略不談。

 

對自我價值的審視

「什麼是成功?我想要什麼?我認同的東西是有理有據的嗎?」在來到Pearson,與許多人對話後,這些問題就在我的腦袋裡揮之不去。(在這裡感謝和我對話最多的愛沙尼亞M與馬其頓V同學。)

 

出來留學就是成功?跟不同種族的人談話就是跨出舒適圈?成績對我來說有多重要?我為什麼喜歡我所喜歡的事物?問題要多少有多少,但我不打算在這裡抽絲剝繭的把我的內心暴露在網路上。我主要想談的是我對「我想要什麼?」在這一學期以來所產生的改變和思考過程。

 

在來之前,我想要的大概是別人對我的認同,和金錢上的富足。(我想以頂大名系為夢想的台灣高中生可能並不陌生)在Pearson的一開始,語言的些許不適應、課綱的改變、文化的陌生,讓我非常注重在別人對我的認同,拚了命想要擠入主要的社交圈子,但過了一個禮拜就放棄了,不適合我的個性,也沒必要讓別人接受自己。

 

於是我問自己,「為什麼我迫切地想要別人的認同?」我還真答不出來,但我想大概是對自己的不瞭解和不自信,所以得依靠別人來給予自己社會上的價值吧。所以我往回去找什麼樣的事情帶給我成就感和充實感,最後發現是對知識的追求,和發現與解決問題的過程。(聽起來很簡單就找到了,但大概花了我一個月迷茫的在找吧。)

 

我認為UWC確實提供一個了解自己的媒介,從與不同文化間的對話、學習看待事情的各種角度,讓我跳脫了在台灣體制內學習的窠臼。也是看到更多擁有獨特想法的人,才發現自己過去的視角有多狹隘和空虛,而當自己決定去面對時,建構、尋找、形成新的自己,便顯得沒這麼難了。雖然過程不怎麼愉悅,但完成後的踏實感是騙不了內心的。

 

小結語

初到Pearson,可能文化和國籍的多元性,讓人有一種實現UWC理想的感受。人們也時時提倡UWC Values,但人際關係、課業、行政方針等各式各樣複雜影響下,這樣的理想和現實存在著距離,如何在體認這種困難的過程中,讓自己更接近理想並伴隨著自我成長,是需要學習且習慣的。

文章太長,就在這裡打個未完成的句點。希望下篇文章時,也就是第一個學年過去後,我能夠多講述我如何讓我自己的旅途更UWC。(正在努力中)

2023/12/20,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