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李晴 - 香港UWC 畢業年度2019

18 September 2020

我想,如果人生是在為自己寫下一本自傳,那我怎麼樣也不要隨隨便便、輕輕鬆鬆地交差了事,而要絞盡腦汁、拼盡全力地為自己寫下一個精彩的故事。

在UWC學習的兩年是絕不輕鬆的,可是為什麼這個充滿煎熬和掙扎的旅程卻叫無數學子如癡如醉?香港UWC二年級的李晴學姐再次以她細膩的文筆,分享她在UWC的心路歷程。除了認同UWC的理念以外,你渴慕成為它的一分子嗎?

我有一本很喜歡的書,叫「人類大命運」,作者哈拉瑞說,人類發展至今,以文明克服了飢餓、疾病、戰爭,最終在和平與安定中,擁有了追求幸褔的能力與時間。

在我的認知裡,幸福有兩種:一種,是稍縱即逝的即時幸福,例如吃到好吃的食物或是聽到笑話笑到無法自拔時會有的快樂;另一種,是長久的自我實現感與意義感,它必須經過挑戰、成長、領悟等較長時間的淬煉,經歷不太舒服的過程才能換得,就像製造的過程珍珠一樣,得要忍受過漫長的痛苦和沙子的磨礫後,才能製成一颗璀璨的珍珠。

「身處於果殼之中還自以為是宇宙無限之王」

這是我很有感的一句話。待在台灣,每一天著類似的生活,就好像在一個果殼裡面,我曾經以為那就是我的全宇宙,但唯有走出來才能發覺世界的廣大。每天,在這裡與來自不一樣國家的人聊天、在文化晚會的籌備中重新思考台灣文化、歷史、和身份認同、在IB的挑戰與折磨中擴大自己的限界,我承認這絕不是個舒服的過程,而是充斥著無數掙扎的;但這種種經驗讓我能不斷開闊視野、反思自己。舉個對發票的例子吧,在沒有其他國家的「生活常識」前,我一直以為對發票換獎金是大家都習以為常的,直到與他人對話後才發現這是台灣獨特的政策。我也曾一貫的認定人有一種才能已經很了不起,殊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就偏偏有人能夠同時功課好、人緣好、體能好、還會說五六個語言、彈奏多種樂器。我這才驚覺,也許是我自己把限界畫得太早了,才失去了探索的可能性。於是我決心一步一步的克服,一步一步的踏出去。踏出台灣的國界,踏出社會建構的既定價值,踏出許許多多的我以為的「理所當然」;因為踏出去了,才能看見自己本身的邊界,才能去突破,或是選擇接受。這樣的視野,賦予我全新的思考力,而一旦思考事情的方式不同了、擴展開來了,身邊的事物也就都不一樣了。眼光的開展,帶來更多未來可能性和可塑性——可能性來自想像力,而想像力從不是天生便有;就像我們即使在睡夢中也「作不了沒見的過的夢」,我們總要先見過星空,才知道夜晚不一定是全然黑暗的;只有見過了,經驗過了,才有做「夢」的能力。

這些成長和視野開闊讓我很幸福。如同我一年前寫下的心得一樣,我還是同樣地覺得UWC不是一個世外桃源,但總體來說,它的確讓我活得更幸福了——這幸福來自滿足感、成就感、和意義感。因為期待每一天的未知、認識各種各樣的人,聽他們精彩的故事,因為想在面對挑戰時加足馬力克服過去,因為看到自己的成長與改變,所以幸福。有人可能會說:「這樣真笨,輕輕鬆鬆地活不好嗎? 」

那也許也是一個選項,但不是我的選擇。

我很喜歡存在主義哲學其中的含義,它告訴我們世界就是荒謬的,並且沒有任何人能改變這個荒謬,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的選擇,創造出自己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如今我即將邁入二年級的最後一個學期,代表著這璀璨輝煌的兩年UWC生活也將告一段落。一年半來,我無時無刻都在問自己:我想要什麼?我感覺如何?我想要什麼樣的經驗?從這些答案中,我再去下每一個決定。當然我們也不是全然自由,生命中總會遇到許多的「不得不」,或是難以跨越的心理障礙,但仍要朝著理想的狀態盡力而為、全力以赴。因為我不想要後悔,更不想要下無意識的決定。無意識的生活,過連自己都不知道在幹嘛的日子,和行屍走肉有何分別?如果說,能以個人之自由意識去追求幸福是歷經人類兩千年歷史、犧牲無數生命、積累無數文明所終獲得的,我們何以就這麼浪費如此辛苦得來的奢侈品?

|小結|

「我活著意義何在?」

我大概一輩子都會在思考這同樣的問題,或許我永遠都不會找到解答,但我不會放棄尋求。不是因為我不明白生命之短暫、可悲,而正是因為我清楚知道,才不能坐以待斃,而就這麼輸給世界和它的荒謬。在我渺小的生命裡,排除掉適應社會必須經歷的「不得不」之後,我還擁有無數個選項。怎麼選、怎麼想、怎麼做、怎麼反思每個經驗;我還緊緊抓著我的思想,我的態度,以及面對未來的主導權。

所以,若我再試問自己一次,為什麼不要輕輕鬆鬆地活著,簡簡單單、吃好穿好、世界太平。

我想,如果人生是在為自己寫下一本自傳,那我怎麼樣也不要隨隨便便、輕輕鬆鬆地交差了事,而要絞盡腦汁、拼盡全力地為自己寫下一個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