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林巧蝶 - 新加坡UWC 畢業年度 2019

15 February 2020

許多人對於我2年前進入UWC其中之一的期待,我想,就是能拿獎學金到「好」的大學繼續讀書。這也是我進入UWC的目標,但我的目標其實更簡單一點,就是能繼續拿獎學金。

許多人對於我2年前進入UWC其中之一的期待,我想,就是能拿獎學金到「好」的大學繼續讀書。這也是我進入UWC的目標,但我的目標其實更簡單一點,就是能繼續拿獎學金。這樣看起來,我似乎沒有什麼上進心想要進入所謂有名的美國大學,其實在我內心還是存有這樣的渴望。畢竟拿了2年的獎學金受了不同的教育,期望自己也能夠讓每個幫助我得到受教育機會的人看到我上了很好的美國大學而感到欣慰、驕傲,可是在這2年我也學到了,好的教育是在於適不適合自己。
The College of Idaho,是一間文理學院,注重的不只是學業,當然每間大學都會希望學生能有好的交際,但文理學院會比一般大學更注重。其中最特別的,我想應該就是文理學院通常會有很多的國際學生,而這就是我選擇liberal arts college的原因。經歷了2年在UWC這麼多國際學生的教育環境,能讓我更快地適應大學的生活,我就讀的大學其實也就跟UWC一樣,我們也會有很多關於文化的活動,每年也都有Culture show能讓我們展現自己國家的特色並分享。但大學與UWC最不同的就是學生,不只有國際學生,與當地學生的交流其實是我在這所大學最需要學習的課題。
在新加坡UWC說實在的,並沒有一個學生是來自新加坡當地,所以其實每個學生的國籍都不同,也因為這樣,我們更能了解彼此到另一個國家讀書的心情。在大學讀書的這半年,我其實都會把自己設定成當地學生的角度去看待國際學生,我會想說如果現在我在一間有很多國際學生的台灣大學,對於他們我會怎麼想?雖然台灣美國環境不同,思想也就不同,美國學生或許不在意這些,但其實這給了我很大的課題去挑戰與除了國際學生以外的學生做聯繫。不過我真的覺得我很幸運,就算有再多的害怕去交流,他們的大方以及友善使我有很多的機會認識他們(而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吃飯因為自我介紹太多次而認識的,畢竟一次要記下那麼多人的姓名很不容易)。
我的身邊國際學生當然還是佔很大的比例,可是他們的陪伴也增添了我在這半年的樂趣。因為他們我也認識到當地學生,因為他們我能在陌生的環境下更快地適應、了解,在玩樂的時候,也會提醒彼此不要忘了做作業、看書,畢竟學科沒有過就拿不了獎學金了!相對於UWC,空閒時間多了很多,壓力當然也減少很多,不過舒適的環境也在督促我自己要自律。雖然我還不知道我大學畢業後能有什麼樣的成就,可是我相信就算我在這所對於台灣人來說較默默無聞的大學,我一樣可以很自由的學習。

圖像裡可能有3 個人、山、天空、戶外和大自然

圖像裡可能有8 個人、大家坐著、草、小孩、戶外和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