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朱芷毓 - 印度UWC 畢業年度2021

10 January 2020

在 MUWCI(印度UWC)日子絕不輕鬆,天天都忙碌到很充實,每天很累,但也都能滿足地睡去。回想這一學期 ,每一天都是新鮮、有故事的。

直到飛機降落,我才「驚醒」過來----但,這一切都不是夢。20個月前的我,從未曾想過 自己高中就有出國讀書的機會,更不會想到16個月後的自己,會獨自一人帶著比自己還重的行李 降落到印度----一個我們總是充滿偏見的國家。其實一開始我只是以嘗試的心態遞交申請表,深知 高手如雲,被拒的機率很大,但因不願放棄任何一絲機會,而踏出了這一步。然而,隨著對學校 有著更多的了解,我對它的渴望越大.....在短短的一年內申請、出國,內心有渴望也有掙扎,這是 一個快速的決定,但絕對不是一個草率的選擇。
在UWC的生活對我來說無疑是新鮮的,每天都是文化與生態的盛會。只要漫步在校園之 中,總是能聽到蟲鳴鳥叫,動物們(如孔雀、猴子、松鼠等)橫撞地穿越馬路也不是什麼稀有畫 面; 如果坐下來與同學聊聊天,也能知道各個國家的文化與時事。但顯然地,沒有一個學校是完美 的,MUWCI當然也不例外。多元文化和人口快速流動(每年都有一半的學生畢業,120位新生加 入)的特色使學校的規章總是無法適切地符合所有學生的胃口,但老師們強調我們「與其抱怨, 不如以行動改變」,我們可以透過各式管道提出建議、與同學們討論等方式期望做出不同的改 變。
在MUWCI裡,我能感受到老師與我過去所認識到的大部分老師最大的差別在於 ----MUWCI 的老師更願意給予學生全力的支持、協助與空間(當然前提是我們要先尋求他們的幫 助啦)。還記得在選擇科目時,因為課表關係,我幾乎無法選擇自己想要的科目,成為學校唯二 的「犧牲者」之一,與父母相隔千里,初到校園又人生地不熟,無助到使我感到茫然與低落。幸 好我的advisor(每位學生都會配有一位,類似於導師和輔導老師的角色,不一定是教你科目的老 師,更專注於學生的生活和心理)、學長姐和老師都很願意跟聊選課問題或是幫我看看課表可不 可以再作更改,甚至還有完全不認識的數學老師寫信約我面談,跟我分析了各種可能的科目組合 以及利弊。雖然最後我依舊退讓了一步,但是他們的努力確實讓情況好轉了很多,也平復了我慌 張的心情。
第一個學期是兩年中學業壓力最輕的一個學期,但是對不管是英語還是學術方面基礎都相 較薄弱的我來說可不是輕鬆的。由於能力不足,所以我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努力,相較於其他人, 我有更多的時間是在悶頭讀書的。但是我從來不用擔心因為自己的能力不足或是「特立獨行」而 遭受排擠,因為在MUWCI大家都深知彼此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有者不同長度的適應期,因此都 特別理解與支持。而每當我踏出房間時,也都能找到一群人聊天社交,倍感溫馨。除了課業之外 ,在MUWCI也有著各式各樣的課外活動和圈子,我們可以嘗試各種的活動,然後選擇加入有興趣 的圈子,不管如何肯定都能找到同好中人,我想這就是UWC吸引人的特點之一吧!老實說,在 MUWCI的日子絕不輕鬆,天天都忙碌到很充實,每天很累,但也都能滿足地睡去。回想這一學期 ,每一天都是新鮮、有故事的。
初來到UWC,我們總是被(期望)賦予著代表自己國家的「神聖」任務,尤其是剛開學 的那段時間,在餐桌上開個文化研討可說會是個家常便飯。然而在各個文化的洗禮和周圍同學的 「盤問」之下,我發現我對於自身的文化並不是十分地了解,也很深怕自己的一舉一動會使同學 們對於台灣有著不完全正確的印象。然而有一天在與學姊們的談話中我突然頓悟了:就像我不能 因為一個人而對某個文化有偏見一樣,我不用因為自己無法代表整個文化而懷疑自己。每個國家 的文化都是豐富的,每個人所傳達的文化特色僅代表那個國家的其中一種文化而已,我們不能因 為某個人而把那個國家的文化單一化。
離家千里,24小時沈浸在陌生的環境裡,當然有時會感到孤獨,但同時也變得更加獨立與 堅強。或許是因為深知沒有人可以隨時跳出來當後盾或是討論,在心境上我覺得最大的成長是變 得更加清楚自己想要的目標和自己在做什麼。在MUWCI到處都充滿了選擇,老師總會給予了我們 一定的空間自由發揮,但是在得到了自由之後,一切總是要自己來,沒人會再耳提面命,也沒人 會在緊盯你的一舉一動,我們可以自由地分配自己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同時結果也要自己全權承擔。當我們又太過於放縱自己,直到截止日的來臨時,瞬間就會從天堂掉入地獄,過去的 歡樂時光回想起來就像暴風雨的寧靜,它有多歡樂就代表未來會有多悲場。由此可知,良好的自制及自知能力也是在MUWCI生存的必備技能之一,也是在那些自由空間中不知不覺間會培養起來 的能力之一。
雖然身在印度,但是處在山丘上的學校似乎總與「真正的印度」隔了一段距離,因此學校 有很多關於印度的課程,和接觸當地的活動,像是城市導覽、homestay和體驗印度週等。體驗印 度週相對於project week比較沒有那麼強烈的目的性,但依舊是在學習與體驗的,像是在出發前 我們必須先經過好幾次的開會並查詢許多資料,事先了解當地文化並列出我們預想我們可以看到 的事物; 在旅行時,則多觀察周遭人事物,查證我們的舊知並吸收新知。像是我這一組的最終目的 地是Uttarakhand--一個位於北部的避暑勝地。在這次旅行之前,我從未想過印度會有氣溫低到我 們必須每天晚上生火取暖的地區,也從未曾想過印度的貧富差距會如此具體明顯的表現在街道上 ,更沒想過從高處俯瞰她會是如此的繽紛與美麗。印度的矛盾與神奇總是能在無意之間讓我大開 眼界。到現在,我無法真心地說我已經愛上了印度,但毫無疑問地,我發現了她的美,然後在欣賞它、探索它、挖掘它時,我又發現了她更多的美。
短短的四個月,但經歷過的卻很難以僅一篇文章就說出來。UWC不完美,但它是一個平 台,給予了我們很多可能,它讓我們面臨掙扎與挫折,從中挑戰自己、看見自己、認識自己,不 斷的學習與成長; 同時,它也讓我們看見世界,探索事件背後的why和how,理解差異,擁抱不 同。在這一個學期內,雖然壓力比在台灣時還大,需要擔心與適應的不只是課業而已,但是我確 實收穫良多,感覺自己也成長了不少。我知道未來三個學期會有更多並且更加艱鉅的任務和挑戰 等著我,我希望我能夠秉持熱情,繼續走下去; 在之後的路上,也不忘初衷,持續向周遭的人事學 習。就像學姊告訴我的「Everything is possible」,我期許未來三個學期我也能夠嘗試各項新事 物,挑戰自己,不要輕易放棄,不要對自己設限。

圖像裡可能有11 個人、微笑的人圖像裡可能有4 個人、微笑的人、大家在吃東西、大家坐著、表格、食物和室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