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Cynthia 義大利UWC 畢業年度2025

1 July 2024

多元環境下的文化衝擊與自我探索-UWC Adriatic term 1 reflection

UWC Adriatic 被譽為最多元及最自由的UWC,擁有開放的校園,一屆約90位學生代表著大約75個國家。然而,在這充滿多元和開放的環境中,我卻難以適應與台灣如此不同的生活。

即使每天看,學校夕陽的美仍然令人驚嘆(此為我和我朋友在學校海邊拍的照片)

 

國外的月亮沒有比較圓

一開始,我信誓旦旦地認為自己能夠在國外過得很好,然而現實卻讓我迅速打臉。

首先,飲食習慣上的不同讓我感到極度不適應,學校食堂每天提供的義大利麵和沙拉,讓一直以來吃中式料理的我非常不習慣,也因此增加了對家的思念。

此外,在學校上課時,儘管一開始我相信自己的英語程度足以應付,實際與同學交流時,卻感受到了沉重的壓力。在台灣,我和朋友都用中文交流,但在這裡,因為對英語不夠自信,我習慣先在腦海中將中文轉換成英文後再說出來。然而,這樣的方式使我難以跟上朋友們的說話速度,大多數時候我只能靜靜地聆聽。當真正遇到問題時,由於語言上的障礙,我常常無法完整表達我想要表達的內容。

同時,生活中的各種不便也逐漸浮現。在這裡,我需要親自處理生活中的大小事務,包括簡單的洗衣打掃等,這些在家裡可能由其他人負責的事情,現在都需要我親自操心。此外,或許是因為我已經習慣在台北走路五分鐘就有便利商店,家附近也有很多不同種的餐廳可以選擇,還有購物網站的24小時到貨這種便利的生活,而現在在Duino這個小鎮,需要坐公車半小時才有一個大一點的城市才有比較多餐廳的選擇。這讓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原來在國外的自主獨立生活,並非如我當初所想的那麼輕鬆。

最後我與室友共處的種種問題逐漸浮出水面,不知何時開始,我與室友的矛盾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有幾天我發現我的房間原本應該是一個讓我可以休息的地方,但那時我在房間總是感到焦慮,不願待在裡面。因此,我那時候都在宿舍的公共空間待到凌晨才回到自己的房間內。我曾多次向學校反映這種情況,包括宿舍的老師、我的導師、學校心理輔導老師,甚至是主任。我試過各種方式,但他們也只跟我說學校很重視這件事情不會不管學生的心理健康僅此而已。

那段時間似乎是我17年來第一次感到如此無助,不敢打電話回家怕爸媽擔心。雖然有很多朋友願意聽我抱怨並安慰我,但這終究是我自己一個人的事情,大家能給予的幫助非常有限。我甚至設了一個倒數日曆,看著還有多少天才能回家,似乎這樣我才能期待一些東西。此時我不斷懷疑當初毅然決然地選擇來UWC是否是一個明智的決定。畢竟我在台灣已經是高二,已經開始著手申請美國大學了,為什麼還要來這裡受苦呢?

有時候,我不禁懷疑自己是否能真正融入這個陌生的環境。在無數次的自我懷疑後,我仍沒有答案,或許在這裡待更久以後我才能給我自己一個滿意的答覆。

幸運的是,在我最徬徨無助的時候迎來了我們的mid-term break,我爸媽也從台灣飛過來看我,還幫我帶了很多台灣的零食、泡麵等,還有一些用於布置宿舍房間的東西。雖然我與我父母見面只有短短一天的時間,但這使我想家的情緒緩解不少,尤其是當我布置完我的房間以後,我才有那麼一絲絲的寧靜。

 

 

我花了多時間布置的房間,床簾讓我可以有一個私人的空間

 

現在的我發現,或許在社交平台上展示的都是在這裡生活多麼精彩,或是放假時又去哪個歐洲國家玩,但在這光鮮亮麗的外表背後,處處都是我不習慣的挑戰。

 

我是誰?

或許身分認同是每一位前往UWC的台灣學生都需要面對的問題,因為每個分校的台灣學生很少,中國學生和文化佔據主流地位,因此我們的文化很容易被忽視。身為義大利分校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台灣人,過去在學校的幾個月裡,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我是誰?我的定位是什麼?因此,我迫切地想要尋找如何在代表中華文化的同時展現我自己屬於台灣的獨特性。儘管兩岸共享許多文化和語言,但台灣仍然與中國有著許多的差異。

 

房間一個貼滿明信片的角落

 

來到這裡後,我發現了一個問題,每當我介紹我的文化或談及我們在台灣會做的事情時,我總是說這是一個”Chinese culture”。雖然就種族而言,我是”Chinese”,但同時我又來自中華民國/台灣,因此我也是”Taiwanese”。有時候,我們很難向來自其他地方的人解釋,”Chinese”這個詞既可以指代民族文化,也可以代表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因此,”我是誰”的問題一直在我腦海中浮現,我為自己是台灣人感到自豪,但同時我也發現這種文化容易被更廣泛的 “Chinese” 一詞所誤解或掩蓋。

在台灣時,我常常打開Spotify的”Taiwan Top 50"列表來聽,裡面混合著西洋、日本、韓國、中國等各國流行音樂。然而,來到這裡後,我開始特別尋找台灣樂團或音樂人的歌曲,因此我也更加認識了台灣本土的音樂創作。或許正因如此,我才能在這裡找到一絲家的感覺。儘管這裡仍有一些會說中文的人,但由於口音各異,我特別想念台灣的口音。因此,我會尋找台灣的播客來聽,或是觀看台灣的電視劇,以緩解對家鄉的思念。

除此之外,由於飲食習慣在這裡與台灣相當不同,當我想家時,我會在Instagram上找一些網紅分享在台灣餐廳或小吃店的短影片,然後記下餐廳名稱。這樣,當我在暑假回台灣時,就可以去品嚐我在這裡思念的美食。

 

我真的是一個好的台灣代表嗎?

首先,我要感謝台灣的理事會願意相信我,給予我加入UWC這個大家庭的機會,成為義大利分校的第一位台灣學生。這個機會也讓我肩負起回答同學對兩岸關係的問題,並讓大家更了解台灣的責任。

然而,在與其他同學的交流中,我發現仍然有許多人將台灣和泰國混淆,誤以為我是從泰國而來,或者直接詢問我中國國內的事。這時候,我只能尷尬地澄清我來自台灣,我們不是中國,更不是泰國。我不禁開始思考,我們來到UWC前都經歷了層層篩選,但為何仍有人不太了解國際情勢。我理解大家可能不了解兩岸的關係,但至少應該要知道台灣這個地方吧?

同時,我也在思考是否是因為我沒有好好地代表台灣,才導致大家容易把我們與其他國家混淆。

因此,平常不喜歡且排斥public speaking的我,勇敢地提議在我們學校的Asian week中(每兩年舉辦一次,讓不同地區的學生展示其文化),和我同屆的中國以及香港的學生一起舉辦一個討論三者關係的focus。我們探討了文化上的相似和不同之處,並向大家解釋為什麼兩岸關係如此複雜,以及目前的情勢。在這次活動前,我感到非常緊張,擔心自己未能清晰表達想法,但幸好結束後,大家都表示學到了很多,這讓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

 

 

我在Focus中解釋兩岸關係時的樣子

 

這是我第一次為自己感到驕傲,我強迫了我自己跳脫舒適圈。同時我相信我也回答了我自己的問題:儘管我可能不是最能代表台灣的人,但我願意繼續努力,以更積極的方式為台灣發聲,讓更多人認識這個獨特的地方。

 

 

結語

雖然在這裡只有一百多天的時間,但我認為我改變了很多。從一開始對英語的不自信到現在可以流利地和朋友們聊天,從遇到挫折消極的倒數著離回家還有多久到決定自己創造自己的UWC experience並跳脫舒適圈地舉辦focus。雖然我在這段文字中表達了一些困擾和挫折,但同時我也感受到了成長的喜悅和自我突破的榮耀。在此我想引用我很喜歡的台劇《想見你》中的一句台詞,去愛去失去要不付相遇。的確,在UWC的這兩年一定會有歡笑有淚水,但這些都是我成長的一部分。

UWC day時大家穿著自己國家的傳統服飾

後記

即便我在第一學期一度哭著說要在寒假的時候回家,但我最後仍決定留在這裡去探索歐洲。在三個禮拜的假期中,我去了布拉格、柏林,還和我媽媽去法國的阿爾卑斯山脈上滑雪,最後去了米蘭待了幾天。在那裡,意外地找到了幾間台灣人開的餐廳,食物也都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