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葉品妮—史瓦帝尼 UWC 畢業年度2019年

9 November 2018

我要寫的非洲不是想像中的落後非洲,半裸的身軀在街上遊走,小孩餓到皮包骨,高大動物四處奔馳,大象、長頸鹿、獅子, 隨處可見。我要寫的是有感情,有溫度的大陸。一提到要到非洲念書,大家不免臉色一變問到,自己一個女生到非洲念書會部會很危險?為什麼這麼多國家可以選偏偏選了一個連聽都沒聽過的地方,也許正是因為沒聽過,強烈好奇心的驅使下,到了這個美麗的國度,史瓦濟蘭。

史瓦濟蘭被喻為小瑞士,來到這邊一段時間後,漸漸了解為何有這樣的美譽,放眼望去一座座的山丘矗立,一直以來認為氣候炎熱十分乾燥的非洲,可能會有一點不敢置信,在學校的天氣是很多變的,早上炎熱,下午開始刮大風下大雨,晚上氣溫驟降。學校位在離Mababne市中心開車約15分鐘車程的山丘上,每周都固定有校車開到市區,你要買的生活必需品,市中心都可以買的到,算是相當的便利,商場、咖啡廳、餐廳,這邊都有,但車子駛離了市區,會看到的是散村,傳統圓頂茅草屋,房子四周架起木樁。少了匆匆忙忙的人們,多了是貼近這塊土地的人們。

在史瓦濟蘭生活3個月了。到現在仍不敢置信在非洲這塊吸飽養分的土地上,確確實實的度過了一段含著酸甜苦辣的學生生涯,IB生活著實充滿挑戰,一個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都在時間的逼近,在毅力與壓力下完成,無可否認,過程是辛苦的,但當自己仔細回顧,會發現原來自己在短的時間內成長這麼多。在多元的環境中,我漸摸索出自己的人格特質和自己的弱點,原來在台灣不自覺養成的習慣,在這邊會變成一種特別,種種一些自己不知道的另外一面,到這邊後都會有意外發現。在台灣,讀書寫作業可能不需要原因,別人都在讀書,跟著讀就對了,妳可能自己也沒有察覺自己身心理已經很疲憊,讀書已經沒有效率,到學校念書儼然成為例行公事,到這邊後,多了安排時間的自由,我學會安排自己的讀書時間休息時間,社團時間,還有社區服務時間,我漸漸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與是什麼動力讓自己可以持續下去。第一學期是一個與環境衝撞和與自己心裏對話的時間,到了一個文化大熔爐接受不同文化的衝擊還要和環境碰撞一番,會碰到語言隔閡,會有該如何與其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處的困難,會有不自信的時候,會有自我懷疑的時刻,但,我一直相信有了困難,知道自己不足,正是一個很好改變自己的起點,正是有這麼多同學是妳可以學習的對象,讓改變有其可能性。

有人會問這麼多間UWC分校,為何要在非洲讀? 在還沒有來這邊前,原因很簡單因為自己對非洲文化很感興趣,並想趁著還沒上大學前,到不一樣的地方看看,體驗當地文化。到了這邊後,也很高興自己做了這個決定,打破對非洲的許多固有刻板觀念,看到非洲的學生和我們一樣,有著理想有衝勁,一樣有要面對的問題,在照片上看到的可憐非洲小孩,其實並不可憐,沒有電子產品的他們,發揮創造力,創造出屬於他們的快樂的童年,在旁邊的空地上,拿起數個瓶蓋,,每一個瓶蓋代表一個足球員,計畫著該如何突破對方的瓶蓋們,將小黃球踢進對方防線進而得分,在物質生活貧乏下,精神生活卻十分富足,小朋友滿足的一個個燦爛笑容依然刻劃在腦海中。學校有著很多元的社區服務,除了每個禮拜四早上固定的外,幾乎每兩個周末,都會有一次做extra community service 的機會,到難民營陪伴小朋友,到Pre-school彩繪牆壁,也協助當地學生職涯諮詢,幫忙採蜂蜜,到當地高中和學生一同進行水資源利用探討,拿著手上僅有的工具,繩子和捲尺,測量這間學校一年的用水量,在每年的8月,還會固定到流浪動物中心,在旁協助小狗們進行手術。這間特別的UWC 分校是Go make difference資助最多projects的學校,許多同學們看到社區需要協助的地方,提出Project並集資讓社區改變有其可能性,Brave Girl是在Waterford 成立的第二屆。被UWC 總部列為 World initiative 項目,主要是加強Girl Empowerment 和對女孩提供正面的影響,學校對當地是有十分正面的協助與影響,而我們也在做志工的同時樂在其中。

在學校的社團很多元,並十分支持創設,在第一學期便和中國的學生籌組Fun Chinese,以有趣的方式介紹中華文化和練習中文日常對話,來到這邊後,愛上打網球,打橄欖球和學習如何游泳,原本不在行的舞蹈,也在持續上現代舞後,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每周四的leadership roundtable也很有精彩,會由學生自主挑選議題並做討論,為了在UWC Day表演也和尼泊爾的同學學習Bollywood Dance 。在學校運動風氣很好,常有sport trip到南非或莫三比克和其他學校比賽。當然,學校因為地理位置的因素,網路收訊部是很好,網速也很慢,在學校的宿舍裡就會遇到有些房間有網路有些房間沒網路的狀況,事實上,網路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到IT center插上網路線,網速和台灣是一樣的。

在UWC和台灣學習風氣最明顯的不一樣的是,UWC將學習的自主權還給了學生,自己選擇要修的科目並對自己負責,老師的角色是監督者,教了重點觀念後,其餘的課後練習自行去做,交上來的作業是一篇篇的實驗報告、將拋物線應用在生活中的探索報告、一篇英文文學的評論。老師不再是學生保母,監視你是否好好用功,並和你父母報告你的行為。勇於發表意見,並對老師的講解給予最即時的回饋,並可以和老師預約課後時間進行討論,自主學習,並學會對自己負責。

最近在心理學的課上討論到。這個世界上有完全不戴有色眼鏡的人嗎? 也許我們會很難承認自己是種族主義者,但這個事實是醜陋的,或多或我們都帶著種族優越感。潛意識下,頭腦會自動連結過去的經驗,不管是受媒體的影響,或是文化背景的影響,會有些對特定族群負面的畫面出現在腦海中,到UWC念書便是開始有意識地察覺並減少對彼此負面想法出現的次數,甚至是打破對彼此的成見。

最近一次和朋友的通話中,他跟我說妳不像以前的妳,面對不同的聲音怎麼都不反駁了,反而站在相反立場幫別人講話,以前的妳是會為了堅持自己的立場和別人起小衝突的。我想因為在這麼多元的學習環境下,聽到太多不一樣的聲音,知道當看事情的角度不同時,就會有不一樣的詮釋方式,剛來到這邊的幾個禮拜有一段時間甚至迷失自己,開始質疑自己的立場,並想著為了融入他人而選擇附和。隨著在這邊的日子慢慢增加,我逐漸開始接受,想法沒有對或錯,只有不一樣。不一樣也不代表誰的想法比較優越,或誰的思考模式比較次等。

UWC 是一間很神奇的學校,它會讓你筋疲力竭,但同時讓你驚訝連連,一群有著不一樣想法的人們集結在一起,不斷的挑戰彼此的舒適圈,這條上坡路雖然難走,但那是唯一讓你通往高處的路,如果你是對非洲文化很感興趣,同時又熱愛從事多元社區服務的人,在南半球也是唯一在非洲的UWC分校將會很適合你,特別感謝贊助者們,和在背後默默支持我的家人,你們在我的UWC旅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也因為有你們,我能跨越國界,將台灣的美台灣人的精神傳遞下去,UWC 的旅程尚未結束,但我知道到我跨出了一大步。

 

2019 update:

在史瓦濟蘭讀書的第一年過去了,這個被世人稱之第三世界的地方竟變成我的第二個家。如果要以兩個字形容這一年的經歷,我會以調整心態 Change mindset 為過去 2018的感想,也許是機票一年只買一次回家的關係,放假期間多半待在史瓦濟蘭或是南非,想在異鄉好好的生活只能拋開舊有固定的思維,接受著從來沒看過的自己,像是坐在常誤點的小巴士上也能不慌不忙的欣賞沿途美景,或是
嘗試將當地生菜炒成一盤道地的台灣菜,亦或是學著說濃濃外國腔的史瓦濟語,融入異鄉難,某種程度上真的很難,說簡單,倒也簡單,調整自己的心態,花一點巧思與真誠也能在異鄉交到好朋友,將一個素面未謀的國家打造成未來兩年的家。

也因為在非洲分校讀書的關係 對於有色人種的歧視問題也深入了解許多,記得在一堂英文課上,同學們做了一份口頭報告,主題是商品中的種族歧視,印象很深刻的是黑人牙膏竟然有種族歧視的意涵,當時聽到內心的震驚不言而喻,黑人牙膏在台灣是家喻戶曉的品牌,從小到大使用牙膏時習慣成自然,並不覺得有任何不妥。同學們仔細分析黑人牙膏以此為銷售手法是源自於黑人皮膚較深相對起來牙齒比較亮白,品牌的出發點或許是想凸顯牙齒的潔白,但以黑人的膚色做對照的確較不適當,也會讓這個族群明顯感受到歧視的意味。黑人牙膏的品牌名稱在西方社會上在 1989 年時便對品牌名稱作更名。原本的 Darkie 也變了Darlie,這也讓我從新思考,並對於種族歧視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

回想這一年的經過,選擇轉換體制學習的確不容易,但這也是使在一年內舒適圈大幅擴大的原因之一,在這一年內大概可以分成三段時期也就是三個學期的時間。第一個學期才剛跨越台灣的舒適圈,新環境、新食物、新朋友,樣樣都必須從新適應,心理狀態是備感壓力的,尤其是社交上和環境上的壓力,但第一個學期同時也是最有趣的一個學期,因為可以發現不同面向的自己,學習著融入不一樣的生活圈。第二個學期是自我摸索期,在熟悉學校風格後,學習著該如何面對新的課程體制,並思考在學校的發展空間,和該投入什麼類型的課外服務、社區服務等等,心理層面上會相對比第一個學期穩定很多。而第三學期也是 IB1的最後一個學期,這個學期我對學校有了家的感覺,對於同學、老師都培養出家人般的情感,畢竟在學校的 24 小時和自己相處最多的會是你身旁來自多元文化的同學,學習上會開始得心應手,自我時間規劃的能力會成長許多。

在第一年我認識了不同面向的自己,課外活動方面,我從不會游泳到自由式、
仰式、蝶式、蛙式都會游,也在一年不斷的練習下,在校內成為了網球選手。我體會了真正的運動精神,相較於以前在台灣學制式的體育課,我更熱愛UWC的理念,由學生自主探索並排出時間學習球類運動,學校不會要求你去做課外活動,有沒有毅力完成訓練也操之在己,這個精神是UWC 希望學生能做到的事,在學校也落實的很徹底,由學生們發自內心豐富課後生活。

在社區服務方面,我在今年投入參與勇敢女孩的冬令營 ( Brave Girl Camp)這個冬令營為期五天,起初會舉辦此營隊主因是看到史瓦濟蘭社會面臨的一些問題。首先史瓦濟蘭是一個父權主義國家,社會上允許一夫多妻制,有許多的性別刻板印象深植人心,包括女性應聽從男人的話,男人不必學會煮飯,照顧孩子的工作多半落在母親身上。在中學階段16-17歲的女性未婚懷孕的機率極高,因為當地主要宗教是基督教,法律上是不允許墮胎的,中學懷孕的少女得中斷學業照顧小孩,使得女性在社會上的地位普遍偏低。而在一年前學生得知後便自行發起的這項社區服務,延續到第二屆,主要是從史瓦濟蘭的社區中挑選50位女孩到學校利用不同的方式加強女孩們的自信心,例如邀請史瓦濟蘭當地具有影響力的女性來演講增強女孩們對自我的自信心與認同度,在營隊中我發現女孩們普遍對自己的外觀較沒有自信心,例如他們經常稱自己的髮型為麥克風頭,想要擁有像西方人或亞洲人一樣的頭髮經等等,從定義美開始,逐漸引導到美麗不單指外表上的美麗,由內而外發出自信心也是美,女權運動或是女性主義並不是要將女性捧得很高,也不是忽視男性的權利,而是倡導人人平等,不管你是男性還是女性,尊重是能被平等給予的。

除此之外,我與幾位同學們在史瓦濟蘭的鄉下地區,聽聞當地幼稚園老師敘述起社區青少年,假日時除了踢足球外並無任何休閒娛樂,時常聚再一起無所事事,這位教師十分希望青少年可以利用課餘時間學習一些新的事物,例如做性教育,或舉辦工作坊來與當地年輕人討論社區發展問題等等,但苦無場地可使用,我和幾位同學變規劃一些時間走訪當地社區,與社區的長老們做了溝通,得知有一間舊房子平時是規劃成社區教會使用,我們開始思考社區教會是否有機會轉型成教會結合青年中心,讓社區的青少年、小孩假日有地方可以吸取額外知識,並可以在社區舉辦一些青年工作坊,或對於社區居民也可舉辦職業訓練,而此計畫目前在積極規劃募資階段。

世界聯合學院是一個巨大的文化大熔爐,也會因選擇到哪一間分校讀書,對當地接觸到的議題也會有不同層度,不同深度的瞭解,到了這間唯一在南半球的分校 也是目前在非洲的唯一一間分校,會接觸到許多種族歧視的議題和性別平權的問題,而學校的社區服務也會特別關注如何協助社區發展,例如幫幫助偏遠小學、中學做校舍的重新粉刷,或是募集資金協助當地修補水利設施、種植蔬菜….

決定前往UWC 唸書是一項很有勇氣的決定,但勇氣之後多的是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在異鄉生活會有種種不適應,但也因為年輕,可以藉著與外界碰撞,學會變得堅強,學會認識自己與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模式。在非洲讀書的一年裡我體會到了 「毅力是可以被培養的,舒適圈是可以被擴大的,勇氣是可以被提升的」,並從他鄉更能認識台灣,感謝在台灣擁有的舒適便利。